手机站

手机扫一扫

发展规划 / Development

当前位置:易县苹硕林果种植 > 发展规划


一、发展目标

1.规模目标。全村拟发展400亩,其中,2014年拟发展300亩。2015年拟发展100亩。成立易县兴园林果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,通过农户入股方式进行土流转地。

2.效益目标。400亩规模:4—5年亩产达2000公斤-3000公斤,总产量80-120万公斤,市场价按7.0元/公斤计算,每亩效益1.4-2.1万元,总收入为560—840万元;6—7年以后进入盛果期亩产3000公斤-4000公斤,总产量120-160万公斤,每亩效益2.1-2.8万元,全乡苹果总收入为840—1120万元。

3.技术管理目标。积极引进推广新技术,高起点建设,高标准推进,加快产业结构调整、升级步伐,稳步扩大基地建设规模,尽力缩短建园周期,提高综合效益;进一步规范无公害栽培、整形修剪、果品采收、贮藏加工以及经营销售等管理环节,实现产业高效优质发展,形成良性循环格局。

二、工作重点

1. 搞好科学规划。对拟发展地块,邀请有关专家、技术人员进行实地勘察,科学规划,设计好栽植模式、林网路线、配套设施等。

2.抓好基础设施建设。

一是水利设施,按照每百亩果园1眼机井的标准,400亩果园共需机井4眼,需投资80万元。

二是完善配套,拟采取目前最先进的小管出流灌溉模式,预计造价在1000元/亩,400亩需投资40万元。

三是规划整地,对原有100亩荒滩重新造地,平整10万元,垫土40万元,共需50万元。

四是防洪安全。需建拦洪坝500米(需石头1500方,105000元,沙子450方,22500元,水泥150吨,57000元,人工需,6.4万元),约需25万元;清理河道1000米,铲车、钩机30台次,约需10万元。共计需投入35万元。

五是需流转土地300亩,每亩/年800元,需24万元。

基础设施建设共计需229万元。

3.强化技术支撑。邀请河北农大科教兴农中心谢金斗教授、河北农大产学研基地保定艳永果树种植有限公司、易县林业局果树站进行全程技术指导、技术培训。

4.实行标准化栽植。引进优质苗木,提倡适地适栽、适度栽植、适当留枝、适量留果的“四适栽培体制”,新建果园,大力推广无毒化栽培,从无公害无污染考虑,科学选配、合理使用肥料和农药,使产业发展符合绿色有机无公害的条件。

5.积极扶持专业合作组织。采取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运行模式,成立易县兴园林果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,现已流转土地100亩,入社农户150户。

三、投资估算和效益分析

(一)投资估算

1.投资单价:

100亩投资:苗木每株15元,每亩栽植100棵,苗木费每亩1500元,100亩15万元;有机肥每亩5吨,每吨400元,每亩2000元,100亩20万元;机井每眼20万元,每百亩1眼;小管出流设施每亩1000元,100亩10万元;开沟栽植浇水管理费等每亩1000元,100亩10万元;覆膜、人工等其他费用2万元;土地流转费用8万元/年。新建百亩果园投资预计为85万元。2014年300亩规模需投资255万元。

同时,2015年拟发展100亩,现为村荒滩地,2014年完成治理、重新造地需投资85万元,其中:平整10万元;垫土40万元;建防洪坝500米,25万元;清理疏通河道1000米,10万元。完成治理后,2015年栽植100亩,需投资77万元。

2.全村发展到400亩,需投资417万元左右:其中,苗木费需4万株60万元;荒滩治理费用50万元;建防洪坝、清理河道等35万元;有机肥需200吨,80万元;栽植管理费40万元;机井及配套4眼,120万元;覆膜、人工等其他费用8万元,需流转土地300亩,800元/亩,需24万元/年。

3.建园第一年每亩平均需投资0.85万元,从第二年开始果园日常管理每亩投资在2000元左右。

(二)效益分析

1.生态效益。项目的实施将增强抵抗自然灾害能力,减少水土流失,改良土壤结构,提高林地生产力,会使项目村生态环境水平得到改善和提高,不仅农户的生活、生产条件将得到进一步改善,为广大农民增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,同时为我县林果业的可持续发展树立了样板。

2.经济效益。项目实施后,全部实行标准化管理,预计到2017年进入初果期,每斤苹果按现在市场价按3.5元计算,每亩产1000斤×3.5元/斤=3500元,每百亩效益35万元; 2018年亩产2000斤×3.5元/斤=7000元,每百亩效益70万元;2019年亩产3000斤×3.5元/斤=10500元,每百亩效益105万元;2020年亩产5000斤×3.5元/斤=16500元,每百亩效益165万元;2021年以后进入盛果期亩产6000斤×3.5元/斤=21000元,每百亩平均效益210万元。按400亩规模全部进入盛果期总效益为840万元。

3.社会效益。项目实施建成后,会使该村农民的科技素质和经营管理水平得到明显提高,在增加了农民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的同时,会辐射带动牛岗乡乃至易县西部山区林果产业实现可持续发展。

四、保障措施

(一)组织领导。成立林果产业发展领导小组,负责林果产业发展的宏观调控和组织领导,研究制定产业发展的扶持政策,协调解决产业发展中出现的问题,加强对林果产业发展的组织领导、宣传教育及督促指导。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,负责林果产业发展规划设计、技术指导等日常工作。切实形成“上下联动,整体行动,合力推进”的工作局面。

(二)宣传发动。制定宣传方案,制作林果产业发展、栽培、管理专题片,充分利用广播、标语、公益短信、网络等宣传媒介,加大宣传力度,提高干部群众对调整农业结构,发展特色林果产业必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,努力转变群众观念。通过召开现场会、技术讲座等形式,围绕农业结构调整和发展特色林果产业的目标要求,广泛宣传林果产业的发展优势,为做大做强特色林果产业创造良好的群众基础。

(三) 政策扶持。制定加快林果产业发展帮扶办法和扶持办法,着力解决前期建设资金紧张的矛盾。充分发挥市场融资机制和激励机制的作用,鼓励和引导各种社会资本投入规划项目建设,努力争取国家、省、市、县的投资项目,使更多的项目列入各级、各类计划,取得更多的项目和经费支持。积极争取国家扶贫资金、贴息贷款等多种国家投资用于项目的建设。

(四)创新体制。积极加强与科研院所的合作,提高科技管理水平,对项目的实施提供技术支撑,聘请河北农业大学的知名专家教授到项目区进行现场指导,不断提高果农的科技意识。请林业局体技术人员搞好技术指导服务,确保项目达到预期目标,深入项目村进行督导培训,指导整地建设及生产,以确保基地建设达到预期目标。请有关专家、技术人员制定栽培技术规范,印发村、专业技术人员和农户。

(五)创新机制。健全经营权流转机制,探索流转方式,促进林果产业规模化种植。加大土地流转力度,为规模、连片发展林果业提供保障。探索龙头企业+专业合作组织+基地、龙头企业+基地+农户、专业合作组织+基地等经营模式,采取订单农业、保护价收购等方式,建立企业与农户之间稳定的利益联结机制,实现生产经营一体化,提高产业化经营水平。


版权所有:易县苹硕林果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   备案号:冀ICP备18024193号-1   技术支持:点搜科技   后台登录